【第1篇】金融體系有哪些要素構成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市場參與者
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政府、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個人和企業(yè)居民。
金融機構作為機構投資者在金融市場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居民是金融市場上主要的資金供給者,是金融市場供求均衡的重要力量。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載體。金融工具最初被稱為信用工具,它是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并據以進行貨幣資金交易的合法憑證。
金融工具是法律契約,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受法律保護。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廣泛的社會可接受性,隨時可以流通轉讓。
金融交易的組織方式
一是有固定場所的組織、有制度、集中進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交易方式。
二是在各金融機構柜臺上買賣雙方進行面議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臺交易方式。
三是電信網絡交易方式,即沒有固定場所,交易雙方也不直接接觸,主要借助電子通信或互聯網絡技術手段來完成交易的方式。
更多知識點請閱讀以下文章:金融市場應包括的要素有哪些
【第2篇】如何完善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
金融業(yè)是屬于第三產業(yè),要完善金融機構體系。
第一,必須大力發(fā)展第二產業(yè)和第一產業(yè),為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經濟支持;第二,強調金融機構的創(chuàng)新,金融機構的存在,是由于經濟社會的某種需求,才得以產生金融服務的供應;第三,金融機構的設置,直接牽涉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國家在此方面的行政監(jiān)管須與時俱進,不應該成為生產力發(fā)展的障礙;第四,高質量的金融人才的參與建設,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第3篇】怎樣理解現代金融體系
現代金融體系,指一個經濟體(國家或地區(qū)等)中資金與資產流動的基本框架,由專門的體制、機制、制度和規(guī)范共同制約。它以資本市場為基礎,具有支付清算、資源配置、信息傳遞、控制風險與管理財富的功能。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和安全高效是現代金融體系的總要求。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現代金融體系已成為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它一般由現代金融市場體系、調控體系、監(jiān)管體系以及環(huán)境體系四個方面構成。 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由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直接參與者以及相應的市場規(guī)則構成。【第4篇】金融體系的構成要素包括
包括金融中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
金融體系:在現實中,世界各國具有不同的金融體系,很難應用一個相對統一的模式進行概括。一個是德國,幾家大銀行起支配作用,金融市場很不重要;另一個極端是美國,金融市場作用很大,而銀行的集中程度很小。
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是其他一些國家,例如日本、法國傳統上是銀行為主的體制,但是近年來金融市場發(fā)展很快,而且作用越來越大;加拿大與英國的金融市場比德國發(fā)達,但是銀行部門的集中程度高于美國。
【第5篇】構成現代金融體系的基本要素有
金融體系有五個構成要素:1、由貨幣制度所規(guī)范的貨幣流通;2、金融機構、金融中介:通常區(qū)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3、金融市場: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4、金融工具: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5、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第6篇】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發(fā)展歷程
1、初步形成階段從1948年至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它標志著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開始。
2、大一統的金融機構體系從1953年至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國唯一的一家辦理各項銀行業(yè)務的金融機構,集中央銀行和普通銀行于一身。
3、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從1979年至1983年8月,中國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恢復成立,但中國人民銀行仍然集貨幣發(fā)行與信貸于一身。
4、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初具規(guī)模從1983年9月至1993年,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以工、農、中、建四大專業(yè)銀行為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并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
5、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金融機構體系的階段從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會為主導,大中小型商業(yè)銀行為主,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翼的較完備的金融機構體系。
【第7篇】金融體系包括哪些方面啊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yè)體系、金融監(jiān)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huán)境體系五個方面。從一般性意義上看,金融體系是一個經濟體中資金流動的基本框架,它是資金流動的工具、市場參與者和交易方式等各金融要素構成的的綜合體,同時由于金融活動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為準公共產品,因此政府的管制框架也是金融體系中一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
基本功能:
1、清算和支付功能,即提供了便利商品、勞務和資產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
2、融通資金和股權細化功能,即通過提供各種機制,匯聚資金并導向大規(guī)模的無法分割的投資項目;
3、為在時空上實現經濟資源轉移提供渠道,即提供了促使經濟資源跨時間、地域和產業(yè)轉移的方法和機制;
4、風險管理功能,即提供了應付不測和控制風險的手段及途徑;
5、信息提供功能,即通過提供價格信號,幫助協調不同經濟部門的非集中化決策。
【第8篇】概述我國現行的金融機構體系
中國大陸現行的金融機構體系的特點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作為最高金融管理機構,對各類金融機構在金融業(yè)分業(yè)經營的條件下實行分業(yè)監(jiān)管。
具體構成是:各類商業(yè)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用合作機構、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第9篇】金融體系內容有什么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yè)體系(組織體系)、金融監(jiān)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huán)境體系五個方面。
1、金融調控體系既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幣值穩(wěn)定和總量平衡、健全傳導機制等。
2、金融企業(yè)體系,既包括商業(y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現代金融企業(yè),也包括中央銀行、國有商業(yè)銀行上市、政策性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革等。
3、金融監(jiān)管體系包括健全金融風險監(jiān)控、預警和處置機制,實行市場退出制度,增強監(jiān)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會監(jiān)督,處理好監(jiān)管與支持金融創(chuàng)新的關系等。
4、金融市場體系包括擴大直接融資,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資本市場結構,豐富資本市場產品,推進風險投資和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建設等。
5、金融環(huán)境體系包括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等。
【第10篇】請教我國當前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
我國現行的金融體系包括以下6大機構: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2、國有商業(yè)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3、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yè)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深圳發(fā)展銀行、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福建興業(yè)銀行、廣東發(fā)展銀行、華夏銀行等;
4、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5、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和合作銀行、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第11篇】現階段中國的金融機構體系
我國金融機構體系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政策性銀行與商業(yè)性銀行相分離,國有商業(yè)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現代金融體系,且形成了嚴格分工,相互協作的格局。
按《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的具體職責包括:
1、發(fā)表、履行與其制作有關的命令和規(guī)章。
2、依法制定和執(zhí)行貨幣政策。
3、發(fā)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4、監(jiān)督管理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5、實施外匯管理,監(jiān)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6、監(jiān)督管理黃金市場。
7、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8、經理國庫。
9、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10、指導、部署金融業(yè)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檢測。
11、負責金融業(yè)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12、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
13、執(zhí)行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職責。
【第12篇】什么是金融體系中的順周期行為
指在經濟周期中金融變量圍繞某一趨勢值波動的傾向。順周期性增強就是意味著波動的幅度增大。順周期性的廣泛定義包含了三個部分,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區(qū)分這三個部分:
圍繞趨勢值波動;趨勢本身的變化;均衡值可能出現累計性偏離。這些都會給監(jiān)管機構帶來挑戰(zhàn)。監(jiān)管機構必須努力識別在什么情況下純粹的周期性波動會導致不同結果:可能是趨勢本身的變化,或是一個累計過程的開始。。但這種簡單描述很難準確概括現實生活中金融體系的變化。解決順周期性的一種可行操作方法是分析所有放大機制,這些機制會造成金融體系永久性偏離事前所
【第13篇】金融體系有哪一些要素構成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市場參與者
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政府、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個人和企業(yè)居民。
金融機構作為機構投資者在金融市場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居民是金融市場上主要的資金供給者,是金融市場供求均衡的重要力量。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載體。金融工具最初被稱為信用工具,它是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并據以進行貨幣資金交易的合法憑證。
金融工具是法律契約,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受法律保護。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廣泛的社會可接受性,隨時可以流通轉讓。
金融交易的組織方式
一是有固定場所的組織、有制度、集中進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交易方式。
二是在各金融機構柜臺上買賣雙方進行面議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臺交易方式。
三是電信網絡交易方式,即沒有固定場所,交易雙方也不直接接觸,主要借助電子通信或互聯網絡技術手段來完成交易的方式。
更多知識點請閱讀以下文章:金融市場應包括的要素有哪些
【第14篇】金融體系的作用
金融體系是一個經濟體中資金流動的基本框架,它是資金流動的工具、市場參與者和交易方式等各金融要素構成的的綜合體。同時,由于金融活動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為準公共產品,因此,政府的管制框架也是金融體系中一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第15篇】金融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yè)體系(組織體系)、金融監(jiān)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huán)境體系五個方面的內容。
金融調控體系既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金融宏觀調控機制;金融企業(yè)體系,既包括商業(y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現代金融企業(yè),也包括中央銀行、國有商業(yè)銀行上市等;金融監(jiān)管體系包括健全金融風險監(jiān)控、預警和處置機制,實行市場退出制度,增強監(jiān)管信息透明度等;金融市場體系包括擴大直接融資,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資本市場結構,豐富資本市場產品等;金融環(huán)境體系包括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等。
【第16篇】金融體系的作用是什么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金融學教授羅伯特·默頓認為,金融體系具有以下六大基本功能:
清算和支付功能,即金融體系提供了便利商品、勞務和資產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融通資金和股權細化功能,即金融體系通過提供各種機制,匯聚資金并導向大規(guī)模的無法分割的投資項目;為在時空上實現經濟資源轉移提供渠道,即金融體系提供了促使經濟資源跨時間、地域和產業(yè)轉移的方法和機制;風險管理功能,即金融體系提供了應付不測和控制風險的手段及途徑;信息提供功能,即金融體系通過提供價格信號,幫助協調不同經濟部門的非集中化決策;解決激勵問題,即金融體系解決了在金融交易雙方擁有不對稱信息及委托代理行為中的激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