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詐騙和合同詐騙有什么區(qū)別怎么寫好?很多注冊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寫才規(guī)范,實際上填寫公司經營范圍并不難,我們可以參考優(yōu)秀的同行公司來寫,再結合自己經營的產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詐騙和合同詐騙有什么區(qū)別,有簡短的也有豐富的,僅供參考。
【第1篇】詐騙和合同詐騙有什么區(qū)別
詐騙和合同詐騙的區(qū)別是:
(一)侵犯的客體不同。
詐騙罪只侵犯財產所有權,是單一客體,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同時又侵犯合同行為管理制度。
(二)犯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不盡相同。
詐騙罪可以表現(xiàn)為虛構任何事實或隱瞞真相,以騙取財物;本罪只是在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因而欺詐手段有特定范圍的特殊性。
(三)犯罪主體不盡相同。
詐騙罪限于自然人主體;本罪主體包括單位,且是任何單位。
(四)本罪與詐騙罪屬于法條競合,應當遵循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2篇】騙取保證金是構成合同詐騙嗎
將通常采用的欺騙手段概括為以下幾種: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來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來作擔保;
(3)自身并沒有履約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所以,騙取保證金也是構成合同詐騙的情形之一,但是只有當其詐騙財物的數(shù)額較大時,才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刑法》第224條規(guī)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
【第3篇】合同詐騙屬于什么案件
合同詐騙屬于刑事犯罪,應追究刑事責任。合同詐騙,是指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為目的,捏造、虛構事實,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4篇】合同詐騙的認定是怎樣的
《刑法》第224條在總結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將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通常采用的欺騙手段概括為如下幾種: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5篇】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
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有:合同欺詐僅適用于訂立合同階段,合同詐騙罪適用于合同訂立階段,或者合同履行階段;合同詐騙罪要求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否則屬于合同欺詐;合同欺詐該合同屬于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合同詐騙是犯罪。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6篇】買房遇到合同詐騙怎么處理
買房遇到合同詐騙的補救措施有:
1、協(xié)商變更和解除合同。協(xié)商變更,包括對合同的內容進行修改或者補充。協(xié)商解除,是雙方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在合同關系有效期限尚未屆滿前提前終止合同。
2、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或變更合同。因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3、及時向司法機關報案。合同欺詐的案件有許多都是觸犯刑律的,欺詐方應負刑事責任。在發(fā)現(xiàn)欺詐方隱匿財產不能履行或欺詐方潛逃之后,被欺詐方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并積極提供各種線索,收集有關合同欺詐的證據(jù),協(xié)助司法機關快速偵破合同欺詐案件,以挽回因合同欺騙詐所遭受的經濟損失。
【法律依據(jù)】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7篇】合同詐騙不還錢怎么辦
合同詐騙,對方詐騙錢財之后拒不歸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在調查案件過程中會依法追繳贓款。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8篇】供應商違約算合同詐騙嗎?
只有在合同違約的過程中有欺詐行為才是合同詐騙,一般性合同違約不算合同詐騙。
二者的根本不同點,在于行為人有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也就是說是否具有違規(guī)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如果沒有這一違規(guī)占有的目的,只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只能定性為合同糾紛。
違約和合同詐騙是有一定區(qū)別的,違約之后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合同詐騙之后需要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刑法》第224條規(guī)定:合同詐騙犯罪,是以違規(guī)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第9篇】合同詐騙8000能立案嗎
可以立案。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合同詐騙刑事犯罪的立案標準是詐騙二千元以上,所以詐騙8000是可以立案的。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較大”、“數(shù)額巨大”、“數(shù)額特別巨大”。
【第10篇】口頭合同是否可以觸犯合同詐騙罪
口頭約定能成為合同,口頭合同一般不構成合同詐騙罪。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11篇】合同詐騙數(shù)額巨大如何量刑
犯合同詐騙罪,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12篇】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犯罪行為。
根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shù)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第13篇】合同詐騙到哪里立案
經濟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fā)生地、犯罪行為實施地、犯罪結果發(fā)生地和實際財產取得地。報案人可到犯罪地的公安局經偵支隊、經偵大隊報案。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24條規(guī)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合適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14篇】合同詐騙300萬會判多少年
合同詐騙300萬是屬于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情形,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通過簽訂虛假合同的方式騙取被害人資金達到300萬的,是屬于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情形,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15篇】合同詐騙可以另外民事訴訟嗎
合同詐騙案件待刑案審結后,當事人經追繳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的,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j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第16篇】合同詐騙數(shù)額較大標準
合同詐騙犯罪,騙取他人財產數(shù)額達到2萬以上的,即屬于數(shù)額較大,應該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以違規(guī)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